脑积水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港片已死,勿念最爱历史
TUhjnbcbe - 2023/1/8 18:48:00

邵逸夫和邹文怀的第一次见面,在电影院里,银幕上放着邵氏出品的电影。

电影结束后,邵逸夫开门见山,告诉他,你是我要找的人——邵氏公司(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宣传部主任。

但邹文怀看上去毫无波澜,淡淡说道:“谢谢卲老板厚爱,此事日后再谈吧。”

人才难得,被婉拒的邵逸夫并没有死心,他多次登门拜访邹文怀,与邹畅谈邵氏公司的宣传构想。多次接触后,邹文怀终于被打动了,同意加入邵氏,并要求由自己亲自组建宣传班底。

▲邵逸夫(左)与邹文怀(右)。图源:网络

邵氏公司获得邹文怀等人才后,一番“折腾”,终于在竞争激烈的香港电影市场里站稳阵脚,长虹数十年。

邵氏电影王国的建立,带来的是香港电影工业的腾飞。

从那时起,“东方荷里活(好莱坞)”这个名字一直闪耀在香港上空。香港电影的*金时代,由此开启。

01

邹文怀加入邵氏后,与邵逸夫一拍即合。

邵逸夫的雄心,是击败当时在香港电影界十分活跃的电懋公司(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

年,当时南洋地区最大的电影发行企业之一国泰机构,决定将香港国际电影公司和永华电影公司合并,改组为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创始人陆运涛想通过这个机会,将自己在新加坡的放映王国理想扩张至香港。

为什么是香港?

50年代起,香港经济迅速发展,向工业化城市转变。由自由经济主导的市场,让这片土地片充满了无限生机。中原文化、岭南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这里肆意碰撞。

广阔的市场,等待着每一位有胆识、肯努力的奋斗者。

由于曾在欧美留学,富家公子陆运涛对欧美影业的经营模式已相当熟悉,于是,他将好莱坞“垂直整合”的制片路线和管理模式引入到香港电影制作当中。

在现代化制片体制的管理下,电懋的产出十分可观。如在年,“电懋”的年制片量已超过20部。

▲陆运涛,东南亚地区最成功的的电影实业家之一。图源:网络

同一时期,邵逸夫也从新加坡回到香港。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邵氏家族便开始活跃于电影领域。年,以邵醉翁为首的四兄弟在上海成立了天一影片公司,除了制片,还开拓了电影发行业务。高质量的电影作品及逐步扩大的发行网络,让“天一”的市场份额逐渐变大。这一新秀的崛起很快引起了上海其他影片公司的注意。

▲位于上海的天一影片公司。图源:网络

年,当时的上海影坛霸主明星公司当家人周剑云,联合“大中华百合”“民新”等五家电影公司,组成“六合”公司,对“天一”的电影进行抵制和围剿,不允许与“六合”签约的发行商或戏院购买“天一”影片。负责电影发行的老三邵仁枚和老六邵逸夫,决定将发行重心锁定在南洋(指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一带)。

这一围剿,为邵氏的发行业务打开了新天地。

年,老三和老六远赴新加坡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从此,邵氏的电影发行事业在南洋风生水起。

▲邵逸夫。图源:网络

30年代初,邵氏兄弟在南洋地区经营的戏院便高达家,一直到年,中间虽然因抗日战争发展停滞,但战后经过一番努力,仍恢复到多家的水平,此时所有影院全年所需影片量高达部。然而,这却是当年因上海市场竞争激烈、战争等原因重回香港发展的“邵氏父子”公司所不能承受的制片量。

“邵氏父子”在洋化制片公司“电懋”和左派电影公司“长城”的夹击下,日渐衰退,这让公司负责人、二哥卲邨人慢慢在电影界无心恋战。

好不容易在南洋恢复发行事业的邵逸夫,不甘心让邵氏就这样退出香港市场,在看到对手陆运涛在香港的成功经验后,更是坚定了他在这片自由土地上重振旗鼓的决心。年,邵逸夫只身一人回到香港,准备在制片领域大展拳脚,重振邵氏雄风。

这一年,他50岁。

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接管过去“邵氏父子”的业务。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标志。图源:网络

邵逸夫的电影王国,从清水湾的一片荒地建起。

“二哥,你知道美国好莱坞影城有多大么?坐汽车要走好几个小时,所以人家能拍出好电影。”曾两度前往美国的邵逸夫,见识过欧美国家的先进设备、技术和经验,尤其是那个星光熠熠的好莱坞。

于是,邵逸夫重振邵氏影业,首先便是要在清水湾建造起一个集摄影棚、印片厂、制片大楼、服装库、道具库、放映室、生活区等多功能区域为一体的东方好莱坞——邵氏影城。

有了强大的片场和人才后,邵氏和电懋的“大战”一触即发。

02

邵逸夫与陆运涛之间先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明星争夺战。

邵逸夫与邹文怀一致认为,“捧星”可以为公司带来丰厚的收益。于是,他们细细梳理电懋旗下的当红影星,亲自向“看中”的影星发起攻势,其中便有在香港最当红的林黛。

▲林黛。图源:网络

在林黛效力电懋以前,她也曾为“邵氏父子”公司拍过几部叫好叫座的电影,《乱世妖姬》《*花闺女》《春光无限好》等,但电懋用精品制作《金莲花》成功为林黛夺得第四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和金鼎奖最佳女主角,让林黛从此对电懋心存感激,许诺不拍其他公司的影片。

不过,最终生意人邵逸夫还是靠“电懋”双倍薪水成功打动林黛,拍出了《江山美人》《千娇百媚》,其中,后者创下了当年最高卖座记录,人人为林黛而倾倒。除此以外,还用重金挖走了林翠、陈厚等演员,岳枫、陶秦等导演。

▲《江山美人》海报。图源:网络

电懋也不甘示弱,挖回邵氏当家花旦尤敏、乐蒂等。

除了挖角大战,还有“双胞案”。从年的《红楼梦》开始,邵氏和电懋总是抢拍同一题材的电影,比拼进度,谁先上画谁就是赢家。《梁山伯与祝英台》《武则天》《杨贵妃》等都是邵氏兄弟抢先推出的电影,使得电懋的项目胎死腹中。在抢拍比拼当中,电懋总是落在下风。

在自由的经济环境下产生激烈的商业竞争无可厚非,但长此以往,并不利于香港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观众也十分反感。于是,激战几年后,年3月,在港九影剧自由工会主席的主持下,双方签订“君子协定”,宣布以后不再挖角、不闹“双胞案”等,两家公司终于握手言和。

可变故总是来得很突然。

握手言和仅仅三个月后,陆运涛便意外辞世,电懋也随之“倒闭”,改组为国泰机构。

随着最大竞争对手的消失,大喊“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邵氏影片开始雄霸香港电影天下。

▲楚原导演的《流星·蝴蝶·剑》。图源:网络

四大名导李翰祥、胡金铨、张彻、楚原,贯穿邵氏电影的发展历程,也撑起了香港电影的*金时代。

由李翰祥开创的*梅调电影,曾多次打破国语片在香港的票房记录,《貂蝉》《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梅调电影风靡一时。

胡金铨和张彻,则致力于拍摄新派武侠电影,胡金铨的《大醉侠》开启了风格。而张彻的《独臂刀》,则成为了香港第一部票房破百万港元的电影,人送外号“张百万”。

武侠电影的热潮一浪接一浪,武侠电影的拍摄一部接一部。

武侠世界里还有楚原,风格突出地表达古龙的武侠世界,收获了大波票房。

03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年,备受邵逸夫重用、效力12年的邹文怀离开了邵氏兄弟。

邹文怀离开后,创立嘉禾电影公司,开辟了香港电影的另一个时代。

起初,羽翼未丰的嘉禾还笼罩在邵氏的阴影之下。但不久后,开局就是一个暴击。

年,触觉敏锐的邹文怀主动找到李小龙,寻求合作。

▲李小龙与邹文怀。图源:网络

当时,李小龙在好莱坞影片《青蜂侠》中崭露头角,让观众记住了中国男儿的血性与功夫。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华人注定不会被好莱坞主动捧红。于是,想要在影视上获得更大发展的李小龙主动联系了当时香港电影的巨头,邵氏公司。

遗憾的是,此时邵逸夫还不知道这位年轻人未来能在世界荧幕上掀起多大的风浪。邵逸夫开出的条件并不丰厚,态度也比较高傲。李小龙自有一股傲气,感到不满,于是一切作罢。

而邹文怀的出现,迅速填补了李小龙回港发展的需求。两人一拍即合,邹文怀以1.5万美元的片酬签下了两部电影。

李小龙迅速回港,历时两个月拍出的《唐山大兄》,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最高的电影票房纪录,达到了万港元。李小龙一跃成为国际功夫巨星,扬名海内外。

▲《唐山大兄》剧照。图源:网络

后续上映的《精武门》《猛龙过江》,屡屡打破亚洲电影票房记录,《猛龙过江》更是成为了香港第一部票房超过万港元的电影。

李小龙真实、有力的截拳道功夫让人眼前一亮,大大区别于观众过去在武侠片里看到的舞刀弄枪的套路功夫。着重表现暴力、阳刚之气和情宣泄感的功夫电影,引领了一波影响深远的功夫片潮流。

然而,天妒英才。

年,李小龙的猝然离世无疑对嘉禾和香港电影产生了重大打击。功夫片还在拍,只是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像李小龙一样夺目的武打明星。

幸好,几年之后,另一位功夫巨星一步一步地“打”了出来。

17岁以前,*只是李小龙的群众武师之一。这个原名陈港生,被叫陈元龙的年轻人在香港影坛里还是“查无此人”的状态。后来,功夫片兴旺,也有人请他做动作演员,但随着李小龙的离开,动作片又开始没落了。

▲*。图源:网络

导演罗维却想让他成为“第二个李小龙”。罗维为陈元龙改名“*”,给他拍了一部《新精武门》,但票房并不好,*也成为不了第二个李小龙。

尽管重返影坛的首部作品成绩不尽人意,第二个伯乐袁和平看上了*,向老板吴思远力荐。年,《蛇形刁手》《醉拳》上映,诙谐刺激的功夫喜剧开启了新一轮功夫片潮流。

年和年,嘉禾先后招揽了洪金宝、*。有了这两大功夫影星的坐镇,嘉禾走向了辉煌。

除了独具港味的功夫喜剧,嘉禾还有充满香港草根气息的“许氏喜剧片”。年,香港第一代喜剧之王许冠文,从邵氏出走至嘉禾,讽刺喜剧《*马双星》上映后在香港创下了高达万港元的票房,打破香港卖座记录。

▲许冠文(中)与弟弟许冠英(左)、许冠杰(右)。图源:网络

70年代的香港,正在转型。香港本土意识正不断壮大,并逐渐演进为社会主流。此时香港是一个洋气的国际大都市,充满着个人发展的机会。通俗化、娱乐化是这一时期市民普遍的追求。

04

年,当嘉禾正准备与*、洪金宝共创动作片辉煌,香港电影届又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新艺城影业公司横空出世,一种与传统大相径庭的新经营理念出现了——电影营销。

营销,意味着明星与电影工业的联系更加密切了。

造星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

但新艺城并不是靠造势火的。

新艺城拥有一支强大的创作队伍——新艺城七怪。麦嘉、石天、*百鸣、徐克、施南生、曾志伟和泰迪罗宾,开发出了各种风格的卖座电影,鼎盛时期,连旧日的龙头大哥邵氏和茁壮发展的嘉禾都要联手对付。

▲新艺城七怪。图源:网络

年开始上映的《最佳拍档》系列,是对当时风靡世界的系列电影的解构作品。《最佳拍档》里包含了电影里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和精英主义,却又具有浓厚的香港特色,颠覆权威。

新艺城对世界影坛热门题材和卖座影片的改编和翻拍,屡试不爽。如此操作能够让新艺城在当时以商业性为主的香港电影市场里站稳阵脚。

而同一时期,香港还出现了另一波融入了西方现代电影观念的作品,“新浪潮”电影。

70年代末,香港经济继续腾飞,社会多元化、文化本土化进程日趋加快,人们对于电影里的“本土化”观念有着更强烈的诉求。一批曾赴欧美深造的青年电视导演,在裁员的情况下纷纷离开电视台,投身于电影行业,以先进的理念拍出了一批让人耳目一新,具有香港都市气息的电影。

当时的年轻导演包括徐克、许鞍华、谭家明和方育平等,不但

1
查看完整版本: 港片已死,勿念最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