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硬脑膜的组成:
外层:紧贴于颅骨,起骨膜的作用。内层:真正的脑膜层。内层与外层在形成硬膜窦的部位分隔开。内层沿上矢状窦和横窦重叠成双层,形成大脑镰、小脑幕、小脑镰、鞍隔等结构
由于蛛网膜与硬脑膜内层紧贴,在影像学上无法将二者区分,故在影像学上根据脑膜强化的部位,把脑膜强化分为“硬脑膜-蛛网膜强化”和“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强化”。主要鉴别点是异常的脑膜强化是否伸入脑沟
导致硬脑膜强化的病变一、肥厚性硬脑膜炎
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无菌性炎性疾病,其特点是硬脑膜和(或)硬脊膜的纤维性增生,引起神经系统进行性损害。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头痛。
影像表现:CT平扫即可见到小脑幕、大脑镰及颅底肥厚的硬脑膜呈高密度,可伴钙化,并有增强效应。MRI(1)受累硬脑膜呈条带状或斑块状增厚;(2)增强后硬脑膜局部或弥散性强化,强化影与纤维组织的增生及炎性反应有关。若为局部硬脑膜肥厚,有时可出现硬膜嵴及病灶周围脑组织水肿。局部病灶多位于小脑幕、双侧额部硬脑膜、大脑镰等处。(3)部分患者在邻近的脑白质有长T1长T2的局部病灶;(4)同侧副鼻窦炎或乳突炎的存在对探讨本病的致病因素可能有帮助;(5)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二、脑膜癌病
是肿瘤细胞转移浸润脑膜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恶性疾病。在镜下可见脑膜增厚,在脑膜处有呈腺管样排列或聚集成团的肿瘤细胞。好发于中老年,常见于恶性肿瘤晚期,亚急性起病,临床进展快。影像表现平扫多正常或轻度交通性脑积水,增强可见脑沟、脑池内线条状强化影。
MRI强化分为4型:完全型软脑膜癌病;硬脑膜癌病;脊髓软脊膜型;单纯脑积水型。
三、低颅压综合症
主要原因:(1)脑脊液生成减少(2)脑脊液吸收过快(3)脑脊液外漏(4)颅脑外伤后(5)硬膜外腔穿刺或腰椎穿刺术后(6)低血压、胰岛素治疗及电休克治疗。
病理:颅压↓→脑血流量↑→硬脑膜充血水肿→硬脑膜纤维化样增厚
。
影像学表现:弥漫性硬脑膜增厚,脑通过幕切迹向下移位,硬膜下水瘤,硬膜下出血,垂体增大
四、多发骨髓瘤合并浆细胞白血病
临床表现:头痛,伴腰背痛。影像表现T1WI颅骨及颈椎信号普遍减低,增强扫描可见广泛的硬脑膜增厚并明显强化,颅骨板障可见明显信号欠均匀并不均匀强化。
五、肿瘤
肿瘤(如:脑膜瘤、淋巴瘤、转移瘤、黑色素瘤)侵犯脑膜也可引起硬脑膜强化。
相关阅读:可以看到“脑膜尾征”的7大病变
六、治疗后改变
颅脑手术、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甚至腰椎穿刺后也可引起脑膜强化。强化的脑膜可位于手术野局部,也可呈弥漫状,后者主要见于脑室腹腔分流术后。
七、自身免疫性疾病
结节病、类风湿性疾病、韦格纳肉芽肿、结节性多动脉炎、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等都可以累及中枢,引起硬脑膜强化。
版权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