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路志正
谈学习中医经典的方法
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人生短短数十载,中医成才之路更是漫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研习经典,以使学术不断发展而少走弯路;同时又能更好更快地运用于临床,服务于大众,有效的学习方法很重要。在经典的研习上,路老有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现分列如下:
1.通读经典原著
不可贪功求速
古代经典论著多篇幅不长,因此主张学习时不要急于取舍,还是以通读原著为好。只有通读,才能全面了解著作之原貌。首先明其句读,借助字典、词典掌握难僻字词的读音和词意,然后熟读原文。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有声可以帮助记忆,反复朗读以体会文中意义。有些重要章节,熟到朗朗上口,能够背诵才好。熟读后再考虑借助注释参考书籍,逐节逐章地弄通文意。参考各家注解释义只是为了帮助理解原文,不能代替诵读原文。在读和释的过程中,读原文是学习的重点。初学时宁拙勿巧,宁慢勿快,宁涩勿滑,不放过一字一词,务在弄通原意。若有所体会,即择其要作好学习笔记。
2.重视校勘考据
不可盲目遵经
经典著作多成书较早,文辞古奥,加之辗转誊录,鱼鲁亥豕,致使有些文字真伪难辨、不易理解,在所难免。历代注家争论较多。对于这些问题,一方面鼓励学者大胆争鸣,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治学要严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清代学者重视考据,这种讲求实际的学风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十一脏取决于胆”这一命题,语出《素问·六节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自王冰以降,诸家歧见纷呈,多数注家拘于原文,曲为解说,如王冰、马莳等认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故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耳。盖肝之志为怒,心之志为喜,脾之志为思,肺之志为忧,肾之志为恐,其余六脏,孰非由胆以决断之者乎?”李东垣、张志聪等则认为胆主少阳春生之气,余脏从之,故取决于胆;张介宾等则认为胆主半表半里,通达全身阴阳,故十一脏取决于胆。由于各家对文字传抄之误认识不足,故其论虽有一定价值,但有的不免牵强。而今人成肇智先生从校勘角度出发,认为“十一”二字乃“土”字之误。因为字形上,古书为竖写,“土”字竖写时稍拉开距离则变成“十一”,而且这种把一个字写成两个字的现象在古书传抄中并非少见。如果正为“凡土脏,取决于胆也”,与上句“通于土气”文意相连,顺理成章。如果不重视校勘,过分遵经而一字不易,反而与经旨相去甚远。而临床上多见“胆胃不和”之证,这样更切合临床实际,则文理、医理皆通。
3.溯源析流
不可漠视历史发展
学习经典要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路老在论述《难经》的学习时就此点论之甚详。他认为,《难经》是以问难的形式解释《内经》的理论性著作,学习《难经》就应该结合《内经》的有关章节,溯本于《内经》以探其源。如《难经》的脉学部分,源于《内经》,要参阅学习《脉要精微论》、《玉机真藏论》、《三部九候论》以及《五藏别论》等篇章。《内经》或言而未明,或引端未发,而《难经》或有所发挥,发展了《内经》的理论,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贡献。学习的同时还要参考后世各家学说对经典的发展发挥以析其流。其中有关奇经八脉的论述,应参阅《十四经发挥》、《奇经八脉考》,学习《难经》有关命门的理论,应结合后世薛立斋、孙一奎、张景岳、赵养葵等人的论述。这样才能了解《难经》自出机杼,在理论上的创新及对后世的影响。再者,《难经》中的有关章节,前后互参,则更易了然。
经典成书于古代,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必有不够恰当之处,如肝有“七叶”“心有七孔三毛”“木得水而浮,肝得水而沉;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等,对此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不责备于古人,而是吐误茹真,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4.全面把握学术思想
不宜断章取义
经典著作内容博大精深,且言简意赅,几个字就表达出丰富的含义,因此一段经文往往涵盖了多方面的思想和内容。我们在研究经典时就要注意通读全文、上下联系,这样才能全面把握其学术思想,否则容易断章取义,拘于片面的理解,误读经义,会贻误后学。比如一谈到中医学的预防思想,就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语出自《素问·刺法论》),但后面紧接着还有一句“避其*气”,强调了解*的重要性。其后还具体论述了预防疫病的针刺、取嚏、存想五气护身、吐、汗、服小金丹等法。如“天化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张景岳释为取嚏法,疫病之邪从鼻(呼吸道)而入,通过取嚏,一是通过物理作用,将在鼻腔黏膜的病原微生物排出,二是宣通肺气,使肺之宣发功能保持活跃,则邪气易于排出。小金丹为《内经》13方之一,由辰砂、雄*、雌*、紫金四味组成,现代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温病“三宝”中,安宫牛*丸和至宝丹,均含有雄*、朱砂、金箔,包含了除雌*外的小金丹全方,其主要作用无疑是解*以辟疫。全方并无一味扶正药物,与当代防疫注重应用*芪、灵芝等扶正药加上清热解*药的组方思路有很大不同。《刺法论》还指出吐法和汗法对防疫有重要作用。吐法取春分之日、日未出而吐之,是顺时令阳升之时,用吐法有利于祛除外邪*气,同时促使人体阳气向上升发,与天地阴阳相应,发挥防御功能。雨水后用药浴发汗,也是散邪之重要方法。
综观经文,论祛邪辟*之法有取嚏、吐、汗、服小金丹以及针刺等五法,而扶正则仅存想、针刺而已。说明本文的预防思想是存正气、避*气二者兼顾,且论辟*之法更详。如果不通读全文,就很容易得出《内经》的预防思想只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忽略了防治作用。这句话在中医界流传了数十年,人人耳熟能详,却是对本文学术思想未能全面把握。因此,做学问切忌断章取义,否则就会曲解经旨,立言不可不慎。
5.狠抓要点深钻研
不应脱离实践
对于经典中的重点内容,即其对中医理论有重大发展的部分,要深入进去,深钻精研,探微而索隐,密切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学习,或做专题研究。如独取寸口、治损之法、命门理论、三焦元气、七冲门、八会穴、针灸刺法等内容,都应做深入研究。以治损之法为例,其理论渊源是什么?历代医家有何论述、发挥?对临床有什么指导意义?具体有哪些治疗方法、方药,其实用价值怎样?必须一一明悉。“损其肝者缓其中”则可结合学习《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和《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夫肝之病……益用甘味之药以调之”,则可知其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又如“八会穴”是《难经》对针灸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古代针灸医疗经验的科学总结,今日临床尚广泛应用。八穴与脏、腑、血、气、筋、骨、髓、脉的内在联系,八会穴治疗疾病机制的探讨,则是学习《难经》的专题研究之一。其他经典论著中重点内容的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
6.紧密结合临床
不可轻易否定前人
由于时代变迁,一些古人的理论在现代看来似乎有简单、机械之嫌,用西医学的理论不能作出合理解释,往往质疑这些学说的科学性,更有学者斥为谬说而加以挞伐。如五六十年代对于“五行学说”的存废,有的医家提出要废除五行,但试问这些医家,在临床上是不是用参苓白术散治肺病?这难道不是培土生金为指导吗?*连阿胶汤治失眠不即是水火交济、交通心肾理论的具体实践吗?五行学说经历代医家不断吸收改进,与临床紧密结合,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如果没有临床经历,仅从西医学的观念出发,很容易将中医的精华当做糟粕而抛弃,五行学说一废,中医学之大厦倾矣!
已故中医名家程门雪先生,在年评注《伤寒论》麻*升麻汤方证条文,认为其“方杂不纯,药不符证,非真无疑”。年,再次评注该条,又依据临床实际,联系上热下寒、上实下虚的病证表现,对其复方配伍的处方原则作了充分肯定,并自责以往误断,谓“学无止境,勿自以为是”。这种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路老曾经在脑外科查房时就遇到一例脑积水术后患者,发热月余不退而长期使用冰床,有肺部感染、心衰、低蛋白血症,已经西医治疗乏效,中医辨证属表气闭郁、湿热郁肺、脾肾阳衰,以麻*升麻汤加入化湿之品而收效。路老认为,如果没有临床历练,对于经典的理解就无法深入,往往会拘于常理和自己的一隅之见,而轻易否定前人。临床实例是丰富多彩的,常有意外之事,而经典是古人依据自己或前人的经验总结升华而来,其中绝大部分是实事求是的,如果没有亲自的实践,就不应以己之浅见,不加深入的临床验证而轻易否定。
END
长按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