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医院新生儿科科室简介
TUhjnbcbe - 2021/5/18 10:49:00

医院

新生儿科科室简介

新生儿科概况

ONE

医院新生儿科由我国儿科著名老前辈冯泽康和李着算等教授在年创建,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是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遗传性肝病专委会主委单位,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医院领航学科。

现有床位50张,含重症监护病床16张;新生儿科医护51名,其中医师12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副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护师1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4名;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20多项,主编新生儿权威著作两部,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论文40多篇;获广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多次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并对基层和贫困地区进行帮扶,推广新生儿急救技术。

新生儿科技术

TWO

近年开展的主要临床技术有:

1、完善的呼吸管理技术:经鼻持续气道正压呼吸(nCPAP)成为主要的呼吸管理技术,目前有6台CPAP仪,8台呼吸机,其中2台配有高频通气功能;

2、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

3、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科室拥有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包括静疗专科护士1名,PICC置管维护护士4名,新生儿专科护士3名,为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有完善的新生儿PICC置管及维护团队,常规开展PICC置管、心电定位PICC置管技术、全自动同步换血、鸟巢护理、早产儿发育支持照顾等技术。

新生儿科专科技术

1

THREE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救治:

每年收治g以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近人次,其中0g以下超低出生体重儿20-30人次,救治成功率为95%。成功救治了胎龄为24+3周,出生体重分别为g、g的双胞胎。

2

遗传性肝病的诊断治疗: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遗传性肝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我科在新生儿肝脏疾病,尤其是遗传性胆汁淤积症诊治领域具有良好的学术影响。曾诊断我国首例希特林缺陷病(NICCD和FTTDCD)、NTCP缺陷病、婴儿肝衰竭综合征Ⅰ型、微绒毛包涵体病患儿,并在肝内胆管稀疏症(含Alagille综合征I型和II型)、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包括PFIC-1,2,3型等)、Dubin-Johnson综合征、Pearson综合征、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ARC综合征、先天性胆汁酸合成缺陷病等的诊治方面积累了经验。已接诊来自全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胆汁淤积症患儿。

3

新生儿脑出血、脑积水手术:

与神经外科、麻醉科多学科合作开展了新生儿脑出血手术、脑积水侧脑室腹腔分流手术、Omaya引流囊手术。我科负责围手术期的管理,术后随访及神经修复。收治的患者多由省内外新生儿救治中心转运至我院,手术疗效显著,技术水平省内先进,得到同行的认可与好评。

4

高危儿随访:

应用头颅MRI进行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脑发育及脑损伤的形态学动态监测,视频脑电图进行脑功能评价。开展了包括NBNA、Gesell、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评估、griffith发育评估等在内的完整神经系统发育评价体系,开展了以高危儿(尤其是早产儿、脑损伤儿)监测为中心的随访体系,使高危新生儿获得有效跟踪服务。

5

成立新生儿PICC护理团队:

静疗专科护士1名,PICC置管及维护护士4名,新生儿专科护士3名,每年PICC置管量为99~条,为新生儿解决了反复穿刺的痛苦、药液外渗引起外周血管和皮肤损害。

6

设换血专责护士:

负责换血新生儿的动静脉置管以及换血过程的全程监护护理,我科选用外周动静脉穿刺留置针,进行外周双通道同步换血治疗,简化操作流程,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使换血疗法成为常规治疗方法,极大地降低了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的风险性。

新生儿科专家简介

FOUR

宋元宗

医院儿科主任兼儿科学教研室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和周三下午。

特长:遗传性肝病。曾报道国内首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缺陷病、希特林缺陷病(NICCD)、微绒毛包涵体病(先天性腹泻2型)、NTCP缺陷病和婴儿肝衰竭综合征1型(ILFS1)患儿。截止年2月,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和应急管理项目1项,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论文30篇。课题组先后有60多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2人次获得国际奖项。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常委兼遗传性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出生缺陷预防和控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小儿肝病与感染学组委员。

主研方向:遗传性肝病,尤其是胆汁淤积症诊治研究。

柳国胜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上午

特长:新生儿科危重症监护与治疗,尤其是极早早产儿的管理。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厅局级课题十余项,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著书八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余名(包括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马来西亚等境外学生)。

学术任职:暨南大学胎儿早产儿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神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分会前主任委员,广东省儿科分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等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胎儿发育和早产儿疾病。

李冰肖

新生儿科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五上午

特长:早产儿、脑损伤患儿的救治、随访和早期干预。抽动症、多动症、孤独症、智力低下、语言及运动发育落后等小儿神经、心理疾病的诊治。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医师分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分会常任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早产儿脑损伤与脑发育,儿童发育行为。

韩莎莎

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特长:早产儿综合管理、危重症新生儿抢救、高危儿(包括早产儿)出院后门诊随访保健。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广东省临床医学会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学分会青委副主委兼秘书;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心肺重症学组委员;《中国小儿急救医学》特聘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胎儿发育、早产儿疾病、儿童发育。

邓梅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特长:遗传代谢性疾病(尤其是*疸查因、肝功能异常、高胆汁酸血症、胆汁淤积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遗传咨询、新生儿危重症抢救、高危儿及早产儿喂养及生长发育神经心理评估及干预、婴幼儿保健。

学术任职:广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学分会出生缺陷与遗传代谢病学组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婴幼儿发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遗传代谢性疾病。

郭丽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周五下午

特长:小儿遗传性疾病(特别是遗传性肝病及神经肌肉病)的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疾病诊断和治疗、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及高危儿、早产儿的保健。

学术任职:广东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第七届、第八届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出生缺陷、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专业组成员。

主要研究方向:小儿遗传性肝病及神经肌肉病。

何丽兰

护理硕士研究生,副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新生儿科护士长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6年,护理管理5年,担任广东省护士协会新生儿NICU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六届委员会护理组成员、首批认证粤港澳大湾区儿科专科护士、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到美国萨吉诺威力州立大学护理学院进修,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新生儿重症护理和护理管理。主持院级科研项目1项,第二完成人参与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一项。以第一作身份或通讯作者发表护理期刊论文14篇。其中1篇为SCI,具备了负责完成本课题的科研能力。

医院新生儿科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新生儿科科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