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头条市一院神外团队突破难关守脑先锋
TUhjnbcbe - 2021/4/13 21:10:00

——独立完成泉州市首例Tubridge支架手术成功救治脑动脉瘤患者

日前,医院神经外科余惠平主任医师团队完成医院首例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成功救治一例血泡样动脉瘤患者。血流导向装置(即密网支架)因需要定位准确,完全打开支架并贴壁良好,故在迂曲的颅内血管放置困难,通常需在院外顶级专家的带领下完成2例以上病例才有资质可独立放置密网支架,此前在省内仅有福州及厦门独立完成过该术式。

情况危急,神外团队紧急接诊

12月初,一位60岁的女性患者突发剧烈头疼并且伴有呕吐和意识不清的症状,病发5小时候后,被收治到东街院区神经外科,经CTA检查显示该患者右侧颈内动脉C1段局部瘤样突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行脑造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前壁血泡样动脉瘤,动脉瘤基底长约4.0mm,瘤深约1.0mm,瘤体顶部可见1小突起(出血部位),载瘤动脉直径约3.7mm。

据悉,血泡样动脉瘤(BBA)是起源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前壁非分叉部位的动脉瘤,在术中呈现“血泡样”外观,极为罕见,发病率占颅内动脉瘤的0.3%-1.0%,占颅内颈内动脉动脉瘤的0.9%~6.5%。由于BBA特殊的病理学特征,起病时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大,但首次CT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病变小甚至被忽略,手术时更易术中破裂出血,手术后更多见复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致死致残率高。

精密测量,制定救命方案

BBA的治疗方法多样,有开颅夹闭术、颈内动脉闭塞术、血管内治疗等,但对于不同的病情不同的医疗软硬件条件,治疗策略应力争做到个体化。目前,血流导向装置(flowdiverter,FD)已逐渐成为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治疗方法,实现载瘤动脉重建,避免血流对动脉瘤的冲击,即刻治疗效果确切。通过有效改变瘤体内的血流动力学,促进瘤内血栓形成,并为血管内皮新生提供附着,从而最终达到治愈动脉瘤的目的。

情况危急,经过神经外科团队讨论,确定采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该患者。根据患者脑血管造影结果,准确测量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尺寸,精确到毫米级别,并精心设计同轴导管通道,根据患者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管长度、血管内径及颈内动脉眼动脉段的弯曲程度选择合适的血流导向支架,选择合适的治疗角度及支架远端锚定部位。

(制定精密手术方案)

成功救治,突破技术难题

经过严密的术前准备,神经外科余惠平主任医师在东街院区介入室主刀进行手术。术中顺利经支架微导管导入4.0mm×20mmTubridge支架一枚覆盖瘤颈部,复查造影,动脉瘤瘤体内无显影,支架贴壁良好,载瘤动脉通畅。至此,我院第一例Tubridge支架手术完成。

Tubridge?血管导向装置的发展更新了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理念,即从瘤囊内填塞向载瘤动脉重建的转变,对(巨)大型或血泡样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结果是治疗技术的重大突破,开启了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新纪元。此项技术在医院的顺利应用,代表我院神经外科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方面紧跟国际领先水平,为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治疾病带来了新希望。

供稿十三区神经外科*建兴

编辑万馨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头条市一院神外团队突破难关守脑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