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上学读书?
文/严钦熙(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家长们和老师们:
早上好!
首先,热烈欢迎初一多位新同学加入到中山大学附属中学这个亲和的集体。希望同学们未来三年在这个简洁精致典雅的校园里健康快乐地生活,学习和成长。
因为地处中山大学南校园怀抱,中附是校中校、园中园;同学们,你们则是校园里的花中花、景中景。前者是物理实写,后者则是情感表达。这就是学校对同学们的态度。
今天,我想谈一个话题,人为什么要上学读书?
可能你们马上会说,这是个问题吗?所有人都要上学读书的啊,上学读书是为了考一个好学校,将来找一份好工作,过上好生活。
对于这个回答,我当然同意。但再想想,似乎又觉得不足,应该还有别的回答。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我接待了多位要上初一的学生及其家长,他们希望能上中附,但有一个要求——希望或必须进入他们认为的重点班。
我问他们什么是重点班?为什么要上重点班?回答基本是:重点班就是由考试成绩好的学生组成的班级;在重点班可以学习成绩更好,可以把别人甩得更远。
我可以理解学生和家长的这种要求,但他们的要求让我再次思考“人为什么要上学读书”这个问题。
先说说重点班。
很多学校都开设名目各异的重点班并以此作为吸引学生之点,很多学生和家长也特别在意进不进重点班,觉得进了重点班就受到了重视,自己的成绩也必然会优秀;如果进不了,就觉得“一切都完了”。
我不赞成这样的心态和情绪。
关于分班,我认为有两个出发点:一个是学校出发点;另一个是学生出发点。
从学校出发点的分班,很可能主要着眼于学校需要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为未来考试的某些特别数据而努力;从学生出发点的分班,则着眼于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即每个学生都重要,但每个学生又有差异。
我不赞成只是从学校角度出发来分班,我赞成的是,即使要分班,也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以便于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提升。
很多人认为自己天生只能在被特别重视的位置。
其实人生一辈子很长,要经历很多空间和时间位置,如果固化了自己永远只能在最重要位置的心理,一旦某个时候即使穷尽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没能达到这个目的时,心理落差将会多么大啊!
我很重要,他人也很重要,大家都是普通人,在一个常态情况下生活、学习,我们会有一个更愉悦的情绪,会用平视的目光看待自己、他人,以及客观世界。
再说说读书。
读书、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这里只谈上学读书。
读书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有着极高的位置。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还有什么稻粱谋、黄金屋、颜如玉等。
在当今中国,很多孩子和家长都是沿着这样一条线,随大流或者被裹挟着前进着,焦虑着——中考成绩好,上一个好高中;高考成绩好,上一个好大学;好大学毕业,再找一份好工作;好工作会让人收入好,住进好房子,开上好车等。
然后,可能下一代也是如此循环。
我不否认读书好能改变物质生活条件,尤其对于生活在偏远闭塞且生活状况不如意地方的孩子,读书甚至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可是,上学读书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综合了人们的一般追求和我自己的思考,得出了这么几个层次——追求个人和家庭生活的温饱,再到小康而大康,甚至财务自由;不仅为自己的小家也为大家,甚至整个国家民族的美好生活;纯粹醉心于学术研究和技术发明,以至于推进文明进步;遍览人类精神文化遗产进而追求真理和开拓思想边界等。
这些目的都无可厚非,因为它们都在合法、合理、合道德的范围内。
对于在场的各位同学,也许我不能也不必要鼓励你们每个人都达到最高层次,但你们也不能只是停留在最低层面。
我以为,上学读书,对中小学生来说,最基本的层面是端正学习态度,学习必要的知识,获取必要的考试分数,上一个合适的高中或大学;
更重要的是,读书是为了增长见识,明白道理。提高认知水平,即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明白道理,明白常理,明白社会之理、自然之理、逻辑之理、论证之理等。
当你明白这些道理后,你读书的目的和层次就会不同。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也有作家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能给你快乐。”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对上学读书有一些理性认识后,你们会忽略一些表象的东西而少一些“我不如人”或“我必超过人”的焦虑,会更淡定从容地面对生活与学习,你自我努力的内驱力也会更恒久,更有力量。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
图/视觉中国
台前的光芒,来自蓄力的日常
文/黄锦蓉(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
早上好!
很荣幸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发言。就在刚刚,初二、初三、高二、高三共位同学获得了中大附中今年的年度奖学金,对获奖的同学表示祝贺。同时,我也有三句话要与大家分享——
第一句话:台前的光芒,来自蓄力的日常。
获奖的同学们,此刻你们星光熠熠,但是我想,在光芒的背后是你们读书的日常、自律的日常、勤奋的日常、学习氛围拉满的日常。
就像胡适先生所说:“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时刻给你回报。比如今天这个时刻。你们值得。
第二句话: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台下的其他同学们,虽然今天你没有站在奖学金的领奖台上,但并不意味着你就不出色,更不能代表你明天不优秀。我们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点比进步,不看坐标看方向。
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在你超越自己的那个时刻,最高的嘉奖自会悄然而至。在最美的年龄,为最纯的梦想,尽最大的努力,这个领奖台会随时等着你的到来。
当然,中大附中的领奖台可不只有奖学金,还有机器人制作大赛、无人机比拼、环保时装秀,等等,这学期的科技节活动将会给大家提供各种舞台。
面对舞台,弱者等待时机,强者争取时机,智者创造时机。再微小的光也都是光,你的努力一定会成就你的高光时刻。
第三句话:特别分享给初一新生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今天获奖的同学都是你们的学长学姐,他们都是爱读书、会读书的孩子。读书的意义对于他们来讲,并不只是要站在这里领奖。他们在书中了解世界,读懂他人,认识自己,继而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书,或许不能帮你解决难题,却能给你呈现更好的视角;书,的确不能改变智商,却能成就你的智慧。多读书、读好书能让你说话有道理,做事有余地,出言有尺度,遇事有分寸。
希望刚踏入附中的新生们,能延续学长学姐们爱读书的好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
原文刊载于《羊城晚报》年09月12日A07版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易芝娜
校对
李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