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发颅内血肿病因以外伤为主,此类患者占有 [复制链接]

1#

导语:颅内多处血肿是指脑部同一部位或不同部位出现两处以上血肿。脑部实质性出血血肿可以发生在大脑的任何一个部位。额叶,颞叶最多,其次是顶叶,枕叶,其次是基底节,脑干和小脑。多发性颅内血肿的特点是创伤严重,进展快,常常缺乏颅内血肿的典型表现,早期诊断困难,容易延误诊治。

01多发颅内血肿,主要的发病机制是什么?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

1、发病机制

多发性颅内血肿以外伤为主,创伤性颅内血肿以套套性脑损伤为主,其形成机制类似套套性脑挫裂伤。所以,该病以额颞叶为主,占全部病灶的80%-90%。顶叶或枕叶血肿中有10%-20%主要是暴力直接撞击造成的撞伤或凹陷骨折。应力切变可导致少量脑深部或脑干血肿。多发脑内血肿的发生率为30%,其中不同部位占60%,同部位占40%。有30%~60%的脑内血肿伴有脑外血肿。

2、临床表现

不同部位、大小、发展速度和周围脑组织水肿,脑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在受伤之后,超过50%的严重意识障碍。知觉障碍的程度取决于血肿的范围,生长速度,以及是否伴有脑外血肿。除了颅内高压,位于额叶和颞叶的血肿并无局灶性症状。如血肿在功能范围内,可发生偏瘫,失语,局灶性癫痫。

02多发颅内血肿,主要的诊断方法有些什么?此病一般如何进行治疗?

1、诊断方法

本病诊断为急性脑内血肿,临床有外伤史及颅内高压症状。可以通过CT扫描进行紧急诊断。CT表现为全身性急性脑血肿高密度块状物,周围呈低密度水肿区。但对部分迟发性脑血肿,CT密度随时间逐渐减小;对迟发性血肿的发生要高度警惕,必要时复查CT。在创伤后,CT显示双侧颅内每侧至少有一个间断血肿,且多发血肿。

2、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颅内多发血肿病人应根据意识水平及其变化,血肿大小和位置,中线结构的偏差,脑池压力等,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因为血肿的耐受程度不同,同一体积的血肿对于不同个体,以及出血率,也决定了患者的耐受程度,所以不能仅仅根据血肿大小来决定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知觉紊乱的程度常常和大脑损害的程度一致。治疗中应首先考虑意识水平及其变化。无昏迷的病人可以暂时保守治疗,而浅昏迷则在严密监控下治疗。中等程度或深度昏迷者,可立即作手术。在保守性治疗中,应观察瞳孔意识改变、颅内压监测及CT检查。当情况恶化时,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2)CT复查

对无需紧急手术清除血肿的病人,必须进行观察和监测。监测颅内压和头颅CT复查是主要手段。CT检查通常在2-4天内进行,至少1周或10天。头颅压力监测能反映病灶变化。如颅内压超过20毫米hg,通常需要手术治疗。除CT和ICP外,SPECT在脑血肿的临床观察中也日益受到重视。SPECT在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监测中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在局部SPECT显示了大量的灌注现象,提示病情加重。对此类病人,应提倡早期手术治疗。

(3)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应迅速、安全、有效,尽可能缩短术前准备时间,纠正明显的生命体征紊乱,确保手术安全,手术的目的是清除颅内血肿,减轻颅内压。更重要的是手术指征,如意识水平及其演变,血肿大小和位置,脑池受压程度,中线结构偏差,其中意识水平是最重要的指标。

(4)手术方法

当幕上血肿30ml,颞部血肿20ml,中线血肿0.5cm,脑池受压消失,需要立即手术;幕上血肿10ml,CT检查显示颅内压力持续上升,脱水作用不明显;经保守治疗,基底池受压或消失,梗阻性脑积水),患者意识改善或消失,出现脑梗塞、颅内压持续上升,脱水剂作用不明显;经保守治疗后,患者意识改善或消失,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失语、颈部僵硬、瞳孔改变等。

03多发颅内血肿,主要的手术原则是什么?患者的预后一般如何?

1、手术原则

(1)需要减压

大侧血肿可切除,占位性部分可切除,手术侧可减压,但不能扩大对侧血肿,避免手术侧脑膨出。必要时行对侧开颅探查减压术。多发性颅内血肿常伴严重脑挫裂伤。手术前形成多发性脑疝。手术时应进行标准大骨瓣减压。血肿大要清除,脑挫裂伤要同时完全清除。如术中脑组织压力较大,药物控制困难,甚至出现急性脑膨出,可采用额极或颞极切除术,使患者减压更充分。

(2)有迟发性血肿,需要开颅检查

外伤性延迟性颅内血肿多发生于多发,发展较快,预后不良。在颅脑外伤手术中,术中迟发颅内血肿是造成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手术中血肿清除,颅脑挫裂伤清除,急性脑膨出,或缓解后脑压增高,常提示对侧血肿扩大或迟发性血肿,应果断行对侧开颅。手术后延迟的颅内血肿通常是在脑挫裂伤的基础上形成的,或者由于减压后对侧填塞止血作用消失而形成。病人多伴有凝血障碍,低血容量性休克,高碳酸血症。如手术后症状没有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查头颅CT,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应及时处理。

2、预后

影响预后因素有年龄、GCS评分时受伤、低血压、缺氧、瞳孔对光反射、GCS评分在24小时内最严重,并伴有颅脑损伤、血肿、颅内高血压、实施加护、治疗和接受颅骨切除术。硬膜下血肿主要类型,GCS评分低,持续进行性颅内高压,瞳孔反应消失,提示预后不良。除了以上因素外,多发颅内血肿并发幕下血肿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仍然比幕上血肿高。严格掌握多发性颅内血肿的特征,尤其是正确、及时、早期手术治疗,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结语: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颅内多发血肿较单纯血肿复杂。怎样才能维持颅内压平衡,怎样才能避免急性脑膨出,怎样才能及时发现非手术侧的血肿扩大,从而及时调整手术过程,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